2008年苏州高三一模考试试题解析
|
|
|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姑苏晚报 2008-3-24 9:19:55 |
历史:与现实结合紧密 苏州三中 吴慧敏 试卷解析 “一模”试卷相对“零模”而言,难度稍有提高。整张试卷结构稳定,知识覆盖面广,题材新颖,尤其突出了对历史基础知识、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解题方法的考查。试题的“历史”与“现实”结合紧密,如第22题,能够从现实出发,自然地引出历史,又从历史学习中突出学生的思想认识,较好地处理了历史与现实、知识能力与思想情感教育的关系,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复习对策 1.突出专题“一模”过后,“二轮”的专题复习成为各个学校复习的重点。按照“纵向梳理”、“横向梳理”和“学科间渗透”等方法进行梳理和归纳,做到“知识-能力-认识”三位一体。 2.查漏补缺“一模”过后,及时地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要针对自己试卷中暴露的问题,找到症结所在,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要注重教材中的图表、图片、探究性问题,增强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注热点 高考越来越重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强调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命题专家往往以现实材料或热点材料为背景,以考查考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立意,创设新的情境,设计试题。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增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如改革开放三十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京剧进校园等。 物理:注重探究精神培养发散性思维 苏州外国语学校 王继成 本套试卷注重能力考查、突出新教材特点,全面考查了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层次清晰,情境新颖巧妙,能力考查要求与题型的功能有机统一。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基础之上注重能力 试卷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还充分地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如第9题及16题,要求学生对较复杂问题能分解简化,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动能定理的掌握情况,也考查了学生对更深层次的功能关系的理解,体现了对知识学习所应有的寻流须探源之精神、观景须登峰之大气。 (二)注重探究,体现新教材理念 此次试卷试题非常强调发散性、开放性思维,力创科学探究情景。如第11题测电压表的内阻,让学生自己选择方法、自己选择器材与规格、自己设计电路及测量方法,方法不限,答案不一,充分体现新课改的思想和方向;最后一题的第二问,学生在作答过程中需要经历猜想假设、设计与制定、数据分析与验证等环节,开放答题、合理设计,充分考查了学生的探究及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三)紧扣考点,展示了大考的导向性 本套试卷的最后三个大题分别涉及的是电磁感应、功与能、电场和磁场几大知识要点,充分体现了对今年高考的预测性,从而也对下一阶段教学与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一模之后的复习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不要忘记回归课本,处理好加深基础知识与培养基本技能的关系;2、既要全面撒网,又要重点摸鱼,结合模拟训练,处理好全面复习与重点突破的关系。 化学:紧扣新教材重视知识的迁移 苏州市第三中学 吴悦 试卷解析 试卷涉及的知识点分布比较均衡,与化工生产、环境保护等结合紧密,重视知识的迁移以及对考生能力的考查。第Ⅰ卷中考查常规知识点的题目旧中翻新,对考生的应变能力有一定要求。第Ⅱ卷对新教材中出现的新的知识点基本都考查到了。总体来说,试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有关文字表达,很难表述到位。 复习对策 1、对于选修达B级还有困难的同学,建议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本”是指课本、教材,“纲”是指《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从中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这必然会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切不可舍本逐末,重教辅轻教材。 2、重视实验复习,提高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近年高考化学试题十分重视对考生实验能力的考查。在最后阶段的实验复习中,考生应尽量创造机会多实践;并且在解答实验题时,把答题过程当做动手做实验来对待,努力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3、建立知识结构,突出主干知识。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能有效地被利用。所以,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应按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以专题的形式重新整合知识。要及时归纳总结,融会同类知识而形成有效的知识块,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 4、及时反思和总结,严格纠错。一模过后更加要做好查漏补缺工作。要养成在解题后再思考的习惯。每次解完题后要回顾解题过程,审视自己的解题方案、方法是否恰当,过程是否正确、合理,是否还可以优化。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要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使知识得到不断的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 生物:强调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苏州实验中学 章青 试卷解析 今年一模生物试卷除了题量、分值、考试时间有所变化外,试卷内容体现了08高考的考纲要求,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1.注重科学方法的考查:由于今年是新课程高考的第一年,一模试卷中注重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考查,如遗传学的经典实验方法、探究两种酵母菌数量变化、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模型的建立等等,这些充分体现了在生物课的学习中掌握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重视基础突出能力:选择题中多数是基础题,只要对课本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就可以解决,选做题的材料来自课本图解,这也告诉我们不能丢掉课本专门做题。试卷中在新情境环境下应用课本知识的内容较多,对学生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复习对策 1.重基础知识及内在联系:在复习过程中要精读重点内容,涉及到生物学过程或结论性知识,对重点内容要进行分类、比较和归纳,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进行专题复习。 2.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并不等于死记硬背,而是联系实际,在新的情景材料中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如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问题、节能减排与环境污染、关注人类健康等问题。 3.注意探究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对研究性学习非常重视,对课本中安排的研究性学习要逐个认真分析,要学会区别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要从提出问题开始对探究性学习的每个环节进行把握。 政治:时代性强突出江苏特色 苏州外国语学校 张金坤 政治科目一模试卷时代性强、突出主旋律,富有江苏特色。总体难易相间,有些客观题干扰性强,比较灵活。大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注重基础性。命题注重基础的考核和书本知识的再现,强调主干知识的考察,重视知识考察的基础性和主干性。如,第4、14、21、24、36题体现了这一点。 第二,关注时代性。如《就业促进法》的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免费、巴厘岛路线图、南方冰雪灾害、北京奥运会、“嫦娥一号”绕月探测等分别与书本知识点的有机结合,达到政治学科命题的鲜明时代性。 第三,体现生活性。新教材考查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做到三个贴近,即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命题考卷充分体现这一要求。如第3题关于人民币与美元汇率变化计算物价的涨幅;第10题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第37题第3问中的理财建议等。 第四,体现新课改精神,突出知识点间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第37题综合探究题,结合“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一热点,以“家庭生活的变化”为中心,从经济学中生活消费、经济理财角度,哲学角度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设问,这就要求考生有较强的综合认识、评价和探究现实问题的能力。 第五,体现江苏特色。如第6题从江苏省城乡义务教育免费问题考查财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第20题从江苏的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文化、徐州为中心的汉文化、南京为中心的金陵文化等。 地理:试题灵活区分度较高 苏州外国语学校 卜锦明 地理一模试卷很好地体现了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较好地反映了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和考纲的基本要求。试卷以基础题、中等难度题为主。整个试卷注重了时代性和实践性,命题突出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着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学生对地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基本观念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试卷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1.强调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如3、4、5、14、15、19、20、25、26题,以及综合题的31等题。只要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就比较容易把握。 2.注重地理基本技能的考查,这是“一模”试卷的一个亮点,如6、7、8、9、10、17、18、27等试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分析能力。 3.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如30题的部分省市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变化图的设计。 4. 重视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如7、8、9题关于山地坡向、坡度与获得太阳直接辐射量的示意图的设计,对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5.联系生活,关注热点,如1、2、11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6.重视图表,彰显学科特色。“一模”试卷除了6道选择题是通过文字材料获取信息外,其他各题均是通过图作为问题的载体,侧重考查学生的地图能力。 由于试卷的试题比较灵活,区分度比较高,所以平时基础较好的学生做起来感觉不错,但是对于成绩中下等的学生则明显感到偏难。 下阶段的复习建议:要进一步认真研究考纲,仔细领会考纲要求;强化基础,注意查漏补缺,注重地理基本技能的培养;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别教学,提高B等通过率;重视学生解题能力和方法的指导,精讲精练,特别是综合题部分语言表述能力和概括能力的训练。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
|
|